未来,智能投顾、二代支付、央行数字货币等可能会成为新的热门领域,但同时也要注意防范出乎意料的新风险。
也正是看准了中国的这个弱点,美国才选择了迫使中国与世界脱钩的战略,来打击中国经济。中国要想从外循环转向内循环,首先就要将外生货币机制转回内生货币机制。
但就如同我们不能将美日等发达国家中央政府债务占比高的现象,简单解释为它们的中央政府存在预算软约束一样,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也不能简单用预算软约束来解释。中央政府设置的事权和财权,是地方政府负债的重要原因。举债不过是弥补政策导致的公共服务落差。债务融资能力取决于信用。政府在公共产品上的重资产,使得企业和家庭得以轻资产。
而债券市场对于企业、地方政府而言,都是间接融资。1993至2013年,以上四个国家外债占其GDP的比例分别为0.05%、1.1%、0.14%和0.5%,这显示出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本主要是内生的。智能制造、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,上半年服务机器人、城市轨道车辆、充电桩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0.9%、13.0%、11.9%。
就业基本盘保持稳定,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。6月份,出口额同比增长4.3%,进口额增长6.2%,今年以来首次实现进出口双双正增长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,人们享受到更多的蓝天碧水。基本民生保障和兜底力度加大,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,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,价格临时补贴标准阶段性提高。
但疫情客观上带动线上消费持续活跃,线上线下加速融合,共享经济、平台经济逆势成长。没有质的提升,经济社会效益效率就难以改善。
加大对义务教育、基本医疗、住房和饮水安全、育幼养老等方面投入,持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。积极支持企业转型发展,引导帮扶企业通过技改、重组等方式实现升级转型。截至6月30日,中西部22个省份已开工扶贫项目40.9万个,开工率达95.2%。用足用好出口退税、出口信用保险、出口信贷等支持政策,帮助外贸企业保订单、保市场,外贸形势好于预期。
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,大力支持企业求新应变、危中寻机,积极应对疫情影响,加快新旧动能转换。尤其是我国疫情传播率先阻断,经济运行率先企稳,为更好利用全球要素资源、促进世界经济复苏赢得了先机。6月份,股票成交量同比增长33.4%。抓住我国内需潜力大和产业链完整的优势,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,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,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。
实现全面小康,关键在补短板。6月份,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.9%,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.4%,均连续4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。
生猪生产逐步恢复,市场保供稳价取得成效,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.8%,比一季度回落1.1个百分点,多数菜篮子产品价格持续回落。其中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、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.4%、1.9%。
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,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。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,积极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,加快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,发挥投资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性作用。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前景看好,外国投资者在华投资经营信心较强。194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,水质优良(Ι—Ⅲ类)断面比例提高5.6个百分点。上半年,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高4.9个百分点。疫情直接影响就业和群众基本生活。
上半年,全国居民人均社会救济和补助收入同比增长13.2%,人均政策性生活补贴收入增长13.1%。但危机中蕴藏新机,挑战中孕育动力,中国经济稳中向好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,推动经济行稳致远具有较好基础和条件。
直播带货等新模式异常火热,网络消费持续活跃,远程办公、在线教育等新需求快速扩张。截至今年2月底,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尚未摘帽、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、数百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脱贫。
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任务和决定性战役。上半年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.4%,比一季度收窄7.6个百分点,连续4个月收窄。
(一)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,但大变局中蕴含新机遇。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,需要量的积累和质的突破。(四)助力企业纾困发展,有效稳定市场主体。上半年,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同比下降3.1%,比一季度收窄13.0个百分点,连续4个月收窄。
稳住上亿市场主体是保障就业和民生的关键所在。二、国际国内挑战增多,危机当中孕育新机 应当清醒地看到,上半年我国主要经济指标仍在下降区间,疫情冲击损失尚未弥补。
深化放管服改革,优化营商环境,强化企业帮扶,精准有力及时推出8个方面90项政策措施,落实落细支持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各项政策,积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。25个省份已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2830.9万人,超过去年外出务工总数。
(三)企业经营困难犹存,但市场主体韧性增强。信息经济、网络经济、数字经济茁壮成长。
今年上半年,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前所未有,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陡然上升。上半年,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.3%,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5.2%。防控疫情过程中,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,为我国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空间。加大生态保护力度,抓好源头防控,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。
把握力度,防患未然,切实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。6月份,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.7%,比上月下降0.2个百分点,连续2个月下降。
三、坚定信心狠抓落实,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,克服疫情不利影响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。弘扬企业家精神,构建亲清政商关系。
剩余贫困人口总量虽不大,却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,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了新挑战,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。(四)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,新产业新动能发展壮大。